史宁
杜灏洁
蒋芳婧
杜灏洁 姜婷
马院 亚非
图书馆
图书馆
蒋甜
李刚
“疫情不散,我们不退。”大筛过后,天外人依然坚守疫情防控各岗位,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守住津城战疫防线,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高级翻译学院党员干部史宁一方面带领辅导员摸排学生情况,确保学生安全,一方面承担社区楼长职责,逐一通知居民参加核酸筛查,并积极为困难群体协调上门检测。杜灏洁老师也在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名志愿者,协助信息统计和录入工作,帮助多名行动不便的老人完成信息登记,引导社区盲人完成核酸采样,并向居民耐心解释防疫政策。日语教师蒋芳婧,河西区第十五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主动当好志愿者,做好宣传员,每天紧盯手机和电脑屏幕,配合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为居民答疑解惑,疏导情绪,并组织居民通过接龙、共享文档等方式进行信息告知和检测统计,助力防疫工作安全、高效开展。
资产管理处党员干部姜婷,家住河西区庆荣里社区,12月即报名担任社区网格员,随时待命。当接到招募志愿者信息时,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到,在津城“大筛”中,承担第四十一中学核酸检测点信息登记工作,在寒风中工作数个小时依然咬牙坚持,当遇到同样参加志愿服务的杜灏洁带领行动不便的老人前来检测时,她们会心一笑,这是志愿红和天外蓝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于海霞、亚非语学院教师骆元媛,也不约而同报名了社区防疫志愿者,她们被分配到一组负责信息登记工作。由于需要使用专门的APP,她们认真学习操作流程,反复模拟练习,确保信息录入无误。随着工作深入,两人配合越来越默契,扫开箱码、扫试管码、扫身份证、封管、封箱一气呵成,长时间的志愿服务让现场群众非常感动,为她们送来暖宝宝和热水。
图书馆副馆长张秀华老师强忍身体不适,带头参加所在社区核酸筛查志愿服务。读者服务支部书记曹平逐门逐户统计社区人员信息,并及时转达社区最新通知,确保每位居民按时完成核酸筛查;韩红利老师主动帮助社区不会用手机的老年人完成核酸采样预约登记,为没有手机的老人手动录入信息。滨海资源服务党支部书记肖平连续参与志愿服务8个小时,直至第二天凌晨2点才返回家中。刘萌萌老师身处防范区,在社区群中帮助社区工作人员设计共享表格,快速掌握登记人选信息。
教育技术与实验室管理中心蒋甜老师1月8日一早就到社区报到,为社区出谋划策,多次合理化建议被社区工作组采纳,两次筛查中,她都冲在第一线,维持秩序、扫描预约码、分发检测试剂、数据录入等,每天累到弯不下腰,只能靠长时间蹲下来缓解不适。李刚老师是一名老党员,当疫情来临时,他没有考虑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只知道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通过大数据筛查人员路径信息,并进行电话沟通,同时在核酸检测工作中负责登记、维持秩序、协助扫码等工作,他说:“党需要我到哪里我就去哪里”。
|